第(3/3)页 朱雄英问道。 朱元章喝着奶茶,澹笑道:“如今大明皇家银行,一次卖出国债券一千一百万两,这些银子用来给山西移民,两广,江西移民都够了,东莞伯何真在广东协助赵庸,招降了土豪富户一万多户,足有七万多人,这批人既可以移民广西,也可以移民湖广四川。” “各地收到的存储金银,也有四百多万两,主要是那些商户富户,因为咱们强行卖国债,产生了抵触心理。” 朱雄英撇嘴道:“这是正常,只要咱们将大明银币的铸造牢牢抓在手里,等回头收了辽东,再去倭国打下倭国那石见银山和其他几处银矿,咱大明不会缺金银的,而且北元,撒马尔罕等地方,也多有铜矿银矿,这些地方历来是我中华故土,理应收回!” 朱元章点点头。 “对了,科举即将开考,你有何想法?” 朱雄英脑袋摇动成了拨浪鼓。 “没有想法。” “没有意见。” “没有建议。” 朱元章不由莞尔。 “怎么,现如今忽然就没有想法了?”“咱知道你心思,你是害怕那帮文官惦记你,因为你不尊儒学,不学儒家经典,已经有不少老臣有意见,不过咱都以你年岁尚小搪塞回去了。” “不是的皇爷爷。”朱雄英撇着嘴笑道:“咱不是怕这个,只要您和爹,还有我们大明后辈天子,按照我留下的《皇明政纲百年大计走,完成几个五年计划,我大明绝不会落后于人,” “如今,太学和大明皇家学院,实际上在并行,勋贵和皇族,与庶民良家子同学,他们学的东西,和儒家经义完全不同,只要在读书人中种下一颗种子,他们迟早会变成参天大树,故而孙儿一点都不担心。” “而且,儒家学说,也并非完全不可用。” “就比如说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,纲常伦理,乍一看颇为束缚,但的确对如今这个时代有益,便于统治,我大明建国十五载,处处都要花钱打仗,老百姓还不能启民智,一旦给他们启民智太多,孙儿担心又有人揭竿而起,搞得烽火狼烟。” “哈哈哈哈,说的好!” 朱元章点了点头。 朱雄英又给朱元章倒入一杯焦糖奶茶,再放入一些炒熟的小米,他搅拌着奶茶,说道:“还有啊皇爷爷,我提议的组建内阁,内阁大臣执政对天子负责,您看怎么样?” 朱元章眯了眯眼。 “此策有分化皇权之嫌。” “但,分权之后,可将宰执之权,分给数人,天子只要抓住首辅,还有监管权,的确可以保证大明平稳运行。” “对,尤其是监管权,千万不能松懈。” “各地的巡查御史,去巡查时就带着备用官吏前去,官吏有问题,立即就地革职,备官上任,再用各地的勋贵,皇室成员监督御史工作,皇爷爷,咱说句那啥的,其实这天下如今是咱们朱家和勋贵们的,但也不是咱们的,是天下子民的。” “天下的老百姓信任咱朱家,将天下牛首交到了咱们手里,当然得掌好舵。” “皇室成员和勋贵的权利,也不能过大,也要给地方官参他们弹劾他们的通道,这个通道就是各地的国安司,锦衣卫,天子得牢牢把握着。” “如此以来,您和爹都能有些空闲,好好抓经济,抓农业,保民生。” 朱元章站起来伸了个懒腰,打着哈欠,笑着看向朱雄英道:“孙儿,今晚皇爷爷陪你睡!” 朱雄英眼睛一亮。 他兴奋地跳了起来,搂着朱元章开心不已。 吩咐下人端来热水,洗漱完毕,爷孙两个一起睡在了床上,谈天说地,好不惬意,朱雄英久违的再次感受到了亲情的温馨。 “孙儿,你好生说,这些知识,都是你梦中所得?” 朱元章忽然问。 “是呀爷爷!” 朱雄英毫不犹豫。 朱元章笑道:“咱看了你写的那几本书,又唱着大明国歌,看着我大明红旗,感慨万千,若再过几十年,我大明定能重复汉唐光辉,国土不亚于大元,而且国富民强,老百姓安居乐业。” “我大明有你,必将大兴!” “皇爷爷,您说的对,但有我还不行,咱还需要许多人帮助,还得要老百姓支持。” “待到红旗满天卷,我花开后百花杀!” “日后,咱大明要红旗漫天下,处处都唱大明歌!” 朱雄英将自己的脚放在了朱元章怀里,蜷缩成一团儿,他倚靠这朱元章,用脑袋耸了耸,在朱元章胸口找了个舒服的位置,嘴角带着恬静笑意。 “爷……” “嗯?” “我有点累……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