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武将四等,自上而下,分别是:彻侯、关内侯、大庶长、公乘。 而在黑板旁的一张长案上。 则整整齐齐地摆放着一堆用竹简制成的牌子。 每一个牌子上。 都刻着一个追随他至今的文武官员的名字。 夏侯昱、李伯智、凌仓、张豹、赵大牛、赵富贵、盛之焕、诸葛晦…… 密密麻麻,几十人。 每一个名字。 都代表着一份浴血拼杀的功劳,一份呕心沥血的谋划。 陈卿舒、方瑾瑜、吴念薇三女走进书房。 看到这番景象,都明白了什么,神情不自觉地变得严肃起来。 赵锋看着黑板上的名字,眉头紧紧锁起。 分封。 看似是论功行赏。 实则是封王之后,最重要的一次权力再分配。 这比打一场决定生死的大战役,还要艰难百倍。 如何平衡最早跟随自己的赵家村旧部。 与后来投效的九江、广陵等新晋势力? 如何安抚那些战功赫赫却骄横难驯的莽撞武将? 如何提拔重用那些才华横溢却根基尚浅的新晋贤才? 如何既要马儿跑得快,又要马儿不脱缰,不乱套? 这其中的每一个问题,都足以让他殚精竭虑。 他缓缓转过身,看着面前的三位妻子。 “今日叫你们来,是想听听你们的看法。” 赵锋的声音很平静,却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郑重。 “卿舒,你是我正妻,未来的楚王后。凡事需有主母的格局与眼光,为我稳固后宅,也要能看清大势。” “瑾瑜,你出身大儒之家,饱读诗书,聪慧明理。我希望你能从‘法’与‘理’的角度,为我剖析利弊。” “念薇,你曾是大乾公主,自幼耳濡目染皇家权术。对于分封制衡,安抚人心,你应该比任何人都清楚其中的门道。” 赵锋的目光在三女脸上一一扫过。 “稍后,我每拿出一人,你们各自发表意见。可以说任何想法,不必顾忌。” “但,最终的决定,由我来做。”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