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章 朴素的治国之道-《大明第一藩王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3/3)页
    他又踱了几步,这才背着双手道:“汪广洋到何处了?”
    朱标回道:“前日来报,已经到了南昌,今日怕是能到九江。”
    “嗯,”朱元璋点点头,看向朱标道:
    “太子你记着,君上用人,不拘一格。诸王推荐臣工,你可准可不准的。”
    “父皇的意思是?”朱元璋思维一下跳到这里,朱标一时没跟上。
    “诸王分封在外,总想找一两个人,作为他们在朝中的代表,这都无可厚非。”
    “重要的是,不能勾结大臣,欺上瞒下。”朱元璋面色一沉道:“这样罪过就大了!”
    “儿子明白了!”朱标不住点头,目光凝重,似是在消化父皇的教诲。
    “就说汪广洋和刘伯温吧。”朱元璋话锋又一转道:
    “咱这次为什么擢升汪广洋为御史大夫,又为何将原来的御史中丞刘伯温升为光禄卿?”
    “汪广洋和胡惟庸虽不和,却能处得来,不会影响政事推进。”朱标挠头道:
    “刘伯温也和胡惟庸不和,但刘伯温嫉恶如仇,与胡惟庸会互相攻讦,影响国事。”
    “对啊!”朱元璋眼前一亮,笑容再现道:“没想到太子已经知道其中的道理了。”
    “这都是父皇日夜提点之功……”太子还想吹捧皇帝一二,却被朱元璋打断。
    “哎,咱平时可没教你这些啊。”朱元璋笑呵呵道:“为君者,乐见臣子和而不同,却不能教他们针锋相对。”
    说完,他补充一句道:“但时易世变,也不能一概而论。朝堂是什么局面,还得看君主的需要。”
    “那父皇现在需要什么局面?”太子抱着学习的态度问一句。
    “现在咱觉得,直接放胡惟庸太多,需要往回拉一拉。”朱元璋笑呵呵道:“所以汪广洋,刘伯温,咱都可以再用起来。”
    “总之,现在群臣若是抱成一团,那为难的倒是咱这个皇帝了!”
    “太子,你有空,还得多读书啊!”朱元璋语重心长吩咐一句。
    “孩儿明白了!”朱标点点头。
    “总的来说,对付这些臣子”朱元璋再度补充道:“就得拉一帮打一帮。”
    “嘿嘿!”说完他自得一笑道:“咱当初在乡间带着汤和放牛时,便已懂得喽!”
    新人新书,求读者老爷们继续投票、继续收藏、继续追读呀!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