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45章:新鲜事-《我全家都穿成了反派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上面的人对这些规章制度嗤之以鼻,守门的小吏明显感觉轻松多了。

    以前,大人物和普通车马不走同道。左边来的要笑眯眯,点头哈腰相迎,右边来的则是板着脸上前搜查一番。

    走运的,能捞着些银子。

    但现在,陛下把两个门收拢在一起,让过往的马车全都走同一大门,不论官阶士族,他们都一视同仁。

    虽然可以捞着的油水少了,但作为官吏的福利却多了起来。

    因为去年陛下改了新令,不仅根据京城的物价规范了他们的每月的工钱,还在衙门里开设了后厨,让他们每日都能吃上两顿公家饭,规范制服和鞋袜更不用说。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陛下还说要给他们赏赐院子!

    陛下让人在城西荒地开拓,准备在那里建新的坊市,他们的新院子也在那里。

    据说京城好多衙门都有,还是按照上工点的远近建的,保证各个城门的小吏都离自己家近。

    这房子人人都有,只需在衙门里干到了规定的年纪可以分上一套,归属于差役本人。

    不过唯一麻烦的地方就是,倘若有朝一日寿终正寝,需要把房子还回去的。

    可有一点不得不提,他们住的房子边会有间书院,供他们的子女上学念书。只要子女仍旧是小吏,便能继续拥有房子。

    不少人看着顶头上司给自己发下来的纸契上,写了自己将来宅院的位置和大小,偷偷摸摸去看了一眼。

    心中窃喜!

    有工钱拿,有饭吃,有房子住,还有什么好争的呢?

    虽分到的油水少了,可心中却是无比踏实!只要不干那大奸大恶,目无法纪之事,存点儿银钱,足以无忧到老。

    下面的底层官员有房子,上面的官员有吗?

    有是有的,不过长孙衔都削了比例。

    从大晋立朝那一代来说,皇帝宠爱一个臣子,给他在京城内封赏个几十亩的大宅子都是常事,格外受宠的七八十亩地也有。

    这位陛下倒好,分田地只按人数来。

    只需填父母亲和子女的人数,大于十人的家庭则会分到三进三出的小院,三进三出便是封顶,往下还有单独四五件瓦房的单独小院给还未娶妻的年轻大臣用。

    至于什么时候换院子,就得看什么时候升官了。

    能在京城当官的,家中不会没有奴仆伺候,更不要提兄弟还未分家时,满大家子住在一起,这么点小院子怎么够?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