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章 回家-《澜山历事》
第(2/3)页
小丫鬟们愧疚极了。
连忙去大厨房要热水,准备点心,准备衣物,熏香,暖炉。
大丫鬟采月瞧了瞧七筒,朝她使眼色,得意极了,“姑娘,采月可想你啦。”
“别贫了,赶紧梳洗好先去见祖母,另外找人带七筒下去休息,就住我旁边的偏房吧。”
“是,姑娘。”
采月连忙欢喜应道。
伺候姑娘的事,还是要落在她大丫鬟的身上。
还没捯饬好,玉兰苑已经派了老夫人身边的得力丫鬟画梅过来候着。
玉衡由着采月给她梳妆打扮,采月手速快,没过多久便好了。
一行人朝着玉兰苑走去。
“祖母这几年身体可好?”
玉衡打理好,换了一身精神喜气的正红色长裙,显得脸更加白皙瘦小了。
“老夫人一切都好,就是对您挂念的紧。”画梅知道三姑娘是老夫人的心尖尖,不仅因为三姑娘长的像她曾经的大爷薛颂,像年少时的老夫人,更因为对三姑娘年少就失了父母的怜爱,老夫人习惯对在外的小辈报喜不报忧。
玉衡的祖母赵琅,乃惠宗皇帝与陈皇后的嫡长女,当今圣上的嫡姑母。陈皇后一生只得一女,帝后宠爱异常,封琅環长公主,后来与当时的寿安侯府世子薛锦仪两情相悦,下嫁寿安候府,生二子,长子薛颂,次子薛放。
赵琅前半生生活优渥顺遂,成绩斐然,给惠宗皇帝提了很多改善百姓生活的可行建议,一手创办京华女子学堂,京中贵女挤破头都争不到一个入学名额,如今虽然年老,但有曾经的伟绩和依然开办且如日中天的女子学堂,作为当今的姑母,她在京中依然是举足轻重响当当的人物。
晚年的赵琅却接连丧夫丧子丧媳。尤其是长子长媳英年早逝,留下一双年幼的儿女。
女儿就是薛玉衡,父母接连去世时,她还不到八岁,她的嫡亲弟弟薛翎,如今的寿安候府世子,还不满一周岁。
侯府一家掌事夫妻接连去世,扔下嗷嗷待哺的薛翎和年幼的薛玉衡,琅環长公主来不及悲恸,急召外任的二子薛放一家回来,办完丧事后,上书请旨二子薛放袭爵,请封长房长子薛翎为侯府世子,待薛翎弱冠之年让爵。
赵琅心疼一对孙子孙女年幼失恃失怙,将姐弟两人放到玉兰苑亲自教养,请了大晋朝最有名的学者孟子川教导薛玉衡,四年前,又送薛玉衡远赴东山临水拜武学奇才齐世吉为师。
将丧亲之痛全部化为对一双孙子孙女的疼爱,赵琅倾注了满腔心血扶养姐弟二人,慈爱而严厉。
第(2/3)页